龙穴藏珍

发布时间:2024-01-08 04:59浏览:读取中...

“山势如龙色如真,空灵严穴暗藏珍。诗题峭壁留名处,尽是当年祷雨人。”

此诗是榆林光绪年间贡生、才子田万宝为榆林八景之一所作的“龙穴藏珍”。

黑龙祠西侧石崖凹处,离地面七尺高的绝壁上,有一宽七八寸的扁圆型穴口,内探寒气逼人,深不可测。一线清泉从穴口流出,如晶莹之珠叮咚落地。这就是世人所说的“龙穴”。老百姓也叫“海眼”,寓意其远通大海,为龙王出入之穴道。

陕北地区十年九旱,农民靠天吃饭,最怕的就是久旱无雨。凡酷旱之年,赤地千里,颗粒无收,哀鸿遍野。因此,每现旱象,农民们便自发地抬起龙王祈雨,连绥德、米脂一带的村民也来黑龙潭求雨。通常祈雨抬的是龙王,而来龙王沟祈雨则不抬龙王,抬的是当地所供的一位神祗,托他向黑龙王求情施雨。

数十名头戴柳圈,光背赤足的农民,拥簇着四个大汉抬的神楼,浩浩荡荡直奔黑龙潭而来。那祈雨队伍似有玄冥之力左右,时而急走狂奔,时而就地打旋。神楼插柳披红,抱着雨瓶的雨师和两位护卫紧随其后。雨师高呼:“龙王老家显灵显验,下海雨哟——”。众人合应,“嗷——万苗!”浑浑噩噩,悲悲怆怆,烈日下,焦土上,一奔数十里。来到黑龙潭,会长率众参拜龙王爷,烧香磕头,陈述旱情和黎民疾苦,祈求龙神行云施雨。然后将雨瓶置于海眼之下。只要滴水入瓶,顷刻即满且水花四溢,即兆示龙王爷已经施雨。祈雨队伍可悄然离去,回村将雨瓶之水倾倒山头,即有雨至。若海眼之水一滴一滴,半个时辰也未将雨瓶装满,那就不会有雨,得连祈七天。七次仍不施雨,那就是村人有孽,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
光绪十一年(公元1885),陕北大旱,地赤草枯,灾民遍野。榆林知府张岳年心急如焚,听说黑龙大王十分灵验,便亲率衙役日夜兼程赶到镇川堡。次日,又徒步来到黑龙潭,跪拜在龙王神前焚香,泣祷求雨。之后又到龙穴,将所带雨瓶置于海眼之下,直至清流注满雨瓶方才离去。张知府一行归署至榆林城西门时,天空乌云密布,顷刻间大雨如注,榆林亢旱顿解。老百姓纷纷传诵,张知府祈雨诚之所至感动了龙神,下了这场甘霖。

据说海眼每40年发光一次。这一年六月十三下午酉时,海眼金光四射,将幽暗的峡谷照得一片通明,半个时辰后消失。所谓金蛤蟆现身。相传路人口渴,将一枚铜钱丢入穴眼,即有清泉涌出,让你喝足后,又恢复常态。

龙穴之水,从下而上倒流,似有一股力量牵引,穴道内不见积水涌存。此水夏饮清凉甘甜,冬呷温文绵厚,具有疗疾治病之功效。某女身患牛癣,久治不愈。来此祈药,用龙泉之水调和涂抹,不日痂脱而愈。经地矿部门化验,此水比标准矿泉水多出6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。人们称之为“神水”。

黑龙大王不仅以行云施雨、普济万民而著称于世,更以解除疑难、救人危急而声名远播。改革开放以后,来此求医问药的、男女婚配的、外出经商的、求学赶考的以及官场上进的、运气坎坷的等等,一年四季,川流不息。每问必答,无不应验。因此,黑龙潭庙会越办越火,游人越来越多,成了陕北一方最具吸引力的神圣土地。